汉仪旗黑最新发布海报,由《西文字体2》的监修及书籍设计师的陈嵘操刀设计。将汉仪字库的精品大作汉仪旗黑已经完成的(咨询特价)款下载开放。
。如果你仔细阅读了《西文字体》和《西文字体2》,你一定知道,西文字体的造型和书写工具息息相关吧,试试拿起这套精美的西文书写工具,你一定会明白西文字体的奥秘。感受书写带来的愉悦吧!日本西文字体第一人,德国蒙纳字体公司 字体设计总监小林章,
以亚洲人的视角,告诉你如何正确使用西文字体,以及彻底掌握经典款西文字体!
你懂得如何使用西文字体才能最出效果?
你懂得如何理解经典款字体设计的设计意图?
彻底解析经典字款,小林章亲自访谈经典款字体设计师!包括Helvetica、Adobe Garamond/Garamond Premier、Palatino、Zapfino、Univers、OCR-B/Frutiger、Galliard、BigCaslon/Georgia、Snell Roundhand/Shelley Script、ITC Bodoni、Shuriken Boy、Bello经典款西文字体设计师一对一访谈。
《西文字体》
在日本被誉为西文字体第一人的小林章先生,是日本和西方两个世界的字体大师,他通晓东西方文化、历史、近代书法和字体设计。常被聘请为国际字体设计大赛的评委,发现很多亚洲人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西文字体,更不懂得如何将亚洲文字与西文组合在一起。
本 书分为六章,分别从“字母的形成”、“认识西文字体”、“西文字体的选择”、“玩味西文字体”、“西文字体制作”、“致立志要学习西文的朋友”等几个方 面,细致讲解了西文字体的发展背景,拉丁字母的构造,如何理解不同字形,以及西文字体的鉴别方式。书中还以图片的方式展示了很多正确使用西文字体的范例, 以及不成功的设计效果,使读者能对西文字体有一个既感性又生动的认识。
《西文字体2》
小林章第一本书《西文字体:字体的背景知识和使用方法》是以年轻设计师和入门学生为对象的一本西文字体入门书。《西文字体2:经典西文字体及其表现方法》则为进阶内容,着重讲解了如何有效使用西文字体,以及如何理解字体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的内容。
在第一章里,小林章按照几个主题介绍了如何有效使用西文字体,如体现高级感、亲近感和食欲的字体,还有体现英国、德国和法国风情的字体,以及传达信赖感和体现20世纪70年代风格的字体。在第二章《彻底解析经典字体》里,则以访谈的形尸采访了小林章所尊敬或者感兴趣的设计师们,包括察普夫先生、阿德里安、马修、罗伯特、萨姆纳、约阿希姆、阿希姆、巴斯和萨米。带你深入了解经典款西文字体设计师的心路历程!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世界著名西文字体设计师,在日本被誉为“西文字体第一人”。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咨询特价)至(咨询特价)年在写研公司从事字体设计,(咨询特价)年起赴伦敦游学一年半,专攻西文字体设计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咨询特价)年回到日本,先后任职于字游工房和TypeBank公司。(咨询特价)年独立成为一名自由字体设计师后,曾在美国Adobe公司、德国FontShop公司、美国ITC公司等发表多款畅销西文字体,并多次获得国际大型字体设计比赛大奖。
(咨询特价)年就任德国莱诺字体公司[Linotype,(咨询特价)年公司改名为蒙纳(Monotype)字体公司]的字体设计总监,并定居德国。负责对公司字体产品进行品质管理及开发企业定制字体的同时,也继续进行原创字体的设计制作,并与赫尔曼@察普夫、阿徳里安@弗鲁提格等著名字体设计师共同进行新字体的开发和旧字体的改良设计。
(咨询特价)年起每年在北美的字体设计大会上,与马修@卡特等设计师一起担任大会活动之一“十分钟字体评审”的评委;(咨询特价)年起任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Tokyo TDC)年鉴字体设计部门评委。工作之余还以亚洲为中心,进行过多场以西文字体的形成及设计为主题巡回演讲,受到广泛的好评。
《西文字体》
第一章 字母的形成
1-1 最初的一步
您是否曾经在国外因看到莫名其妙的日文手册或指示牌而暗自发笑过?或者看到这样的进口产品的说明书之类的。即使语句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总觉得字体的设计看上去怪怪的,或者因标点在奇怪的地方出现,也一样会导致阅读困难等等。
搬 到德国之后,我经常可以看见那些为了体现“异域风情”而误用的日语,还有博物馆宣传册里奇怪的沛。但反过来,日本国内的西文沛又怎么样呢?说到西文字 体,一想到日本国内也是同样的状况,我可就笑不出来了。实际上在日本,倒不一定是那些廉价的传单,反而有些装帧精美的小册子里常常出现奇怪的文字沛。
(咨询特价)年纽约TDC(Type Directors Club, 字体指导俱乐部)年度评审会上,我作为字体部门的评审之一,看到了一些像是日本过来应征参赛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在视觉表现、印刷、纸张方面都独具匠心, 却偏偏在传达信息最为关键的文字沛方面被判定为“外行水平”而落选。之后,我就开始在《设计的现场》杂志连载文章里,撰写一点儿西文的基本规则,也有一 些警示之意:“外行水平可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哦!”欧美的沛规范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大众读者从孩提时代就开始习惯这些规则,报纸、杂志等标准出版物也是 按照沛规范制作的。在这样环境里,不懂规矩的家伙就会特别显眼。
认 为“西文只是单纯的装饰”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是向海外介绍推广我们日本产品和文化的时代。从全球范围来看,日本的设计水平也算是处于世界前列,因 此我们若要向世界传递信息,西文的用法也应该要达到世界通用的水平。话虽如此,这本书里并没有多少难懂的词句,西文也并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关键是, 如何迈出第一步。
在阐述沛规则、用法之前,我想要先讲一下字母是如何形成的。方格纸、圆规之类的都不需要。字是人写出来的,其实很简单。你有平头笔吗?没有也不要紧,拿两支铅笔就行。
字体设计总监的视角
文字也是风景的一部分
假 设我被瞬间移动到一个未知的国度,我只要看看街头的文字,也许就能大概猜出来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因为各国或者各地都会有其独特的文字造型。通常,通过手写 文字更容易感受到这一点,但就算是以数码形式流传于世界各地的电脑字体,其中也有很多能表现出其各自的地域特征,我会在之后的第三章具体介绍其中的一些代 表。这种国别地域特征,单靠看书和字体样张是不够的。你必须走出去,到街头巷尾看看手绘招牌的文字和广告才能慢慢理解。
比如这个美式装饰艺术风格,怎么看都应该是在美国的芝加哥(上图)。这类笔画圆润却没有粗细差别的无衬线字体在芝加哥是随处可见的。
这块法国啤酒馆的招牌并不是手工绘制,而是使用了几款现成的手写体风格的字体(中图)。细字用的是Mistral,粗字用的是Choc。Mistral虽然也被广泛用于世界各地,但还是用在法国最能体现它的法国味。
这是德国某个小镇里的一家纪念品商店(下图)。估计外国游客很难一下就认出招牌上写的字是“Hessenstube Lenz”(海森斯特伯·伦茨)。即便认不出来,它依然会让人觉得“里面可能会有一些传统的德国货”。而实际上,这家店里卖的是当地特产的陶器,还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
作者后记:为读者服务的字体排印
最 近,字体排印方面的书籍在日本也逐渐多了起来。这和以前相比可算是一大进铂似乎日本的字体排印也达到了能和国外一较高下的水平。但在另一方面,却没有一 本书能细致地讲解沛的基本规则和字间距调整。这是很奇怪的。字体排印发展如此迅速,而最重要的基础部分如果不扎实地打牢,怎么可能积累成果呢?到目前为 止,还没有一本用日文撰写的书能够回答大多数字体用户日常的一些疑问。
正 如第六章所提到的,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字体排印教育。我也是在制作字体过程中,碰到问题自己调查学习开始的,比如这个符号怎么用,怎样看起来才 最理想等等。刚认识一些欧美著名的字体设计师时,向他们问了很多现在想起来都很羞愧的问题,但是他们每个人都非常认真地回答我。这本书的内容包括从我对西 文字体开始产生兴趣,到赴英国留学、成长,以及能够在德国与字体设计界大师共事的这15年里,从他们身上所学到知识的集大成。
单 纯把知道的东西流水账般地摆出来是不成系统的。在和《设计的现场》的编辑宫后优子女士探讨之后,我决定优先地写一些设计师们在实际工作中最想知道的东西。 另外,我也很注重解释说明是否易懂,因此一些地方修改了很多遍。我想,这是因为“字体排印学”不是为了做研究的学者而存在,而是为了连“字体排印”这个词 都没有听说过的、包括老人小孩在内的各界读者而服务的。我所学过的英文的字体排印专业书里,除了一些术语,其他都是平易的文字。我也希望本书能达到这种程 度。
如果您能感到本书清晰易读,我要非常感谢沛的立野龙一先生的建议。因为我对写文章并没有很大的自信,所以就拿图版补充说明,这又为沛平添了很多麻烦。他对本书的内容也提出了很多积极的意见,本书的构成也与我最初的方案有大幅度的改动。
当然,我之所以能成为字体设计师,为我打好基础的,不仅有武藏野美术大学时代的诸位老师,还有热爱文字而同时又对品质严格要求的写研、字游工房和TypeBank的 诸位。我想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另外,还有很多帮我打下基础让我能成为西文字体设计师的人,虽然在此只能提到很少的几位,他们当中哪怕缺少一位,就没有今天 的我,以及不惜牺牲自己宝贵时间而回答我那些无聊的问题的诸位。让我意识到学习西文必须动手书写的《关于字母》一书的作者、字体设计师赫尔曼·察普夫先 生,在伦敦带我参加工艺家聚会的萨利·鲍尔女士,让我用平头笔书写罗马正体大写字母的碑刻家戴维·霍尔盖特先生,为我提供了从15世 纪到现代的活字字体资料的、英国湖区旧书店的巴里·麦凯先生,教给我寄席文字余白之美和带我进入落语世界的已故橘右近师父,以及以橘右龙为首的橘氏门徒的 诸位,还有让我把在伦敦学到的东西得以消化的嘉瑞工房的高冈重藏先生和高冈昌生先生,非常感谢大家。最后,虽然和本书没有直接关系,我还要在此特别感谢教 给我动手制作乐趣的父亲,放任让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一直在背后关心我的母亲,在德国这样一个异国他乡每天支持我的妻子,充满活力并带给我新鲜发现的两个 儿子。
还有那些我无法直接提问,但在数百年前已经给予我答案的字体设计师斯韦恩海姆、潘纳尔茨、威尔逊、迪多等等诸位“老朋友”们。
—— 小林 章
第二章 彻底解析经典字体
有一些西文字体,只要是设计师就肯定用过,而且总是常年保持在畅销榜的前列。我直接找到了这些字体原作的设计师们,一起探寻这些字体如此受欢迎的秘密。
彻底解析经典字体 —— 1
Helvetica
马克斯· 米丁格、爱德华· 霍夫曼
Helvetica 活字是由拥有近400 年历史的瑞士哈斯活字铸造所(以下简称“哈斯公司”)于(咨询特价)年推出销售的。当时这款字体被称为Neue Haas Grotesk,即“新版的哈斯公司怪异体”,后来,由于需要一个更为国际通用的名字而改用“瑞士的”的拉丁文Helvetica并沿用至今。在这里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款自发售以来一直在畅销榜名列前茅的字体。
金属活字的Helvetica
在Helvetica 发表50 周年的(咨询特价) 年,一部介绍其开发过程的